通过我们的新设计指南了解所有特性- 立即下载

非晶“杰出青年科学奖”代表性研究成果展播—邵洋

“中国材料大会2017暨银川国际材料周”于7月6日-7月12日在银川举办在7月9日举办的非晶与高熵合金分会开幕式上,杰出青年科学家奖(Outstanding Young Scientist Awards)揭晓,5名在非晶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优秀青年科学家获得了此项殊荣,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博士后邵洋。

杰出青年科学家奖(Outstanding Young Scientist Awards)是由液态金属科技公司(Liquid Metal)公司和宜安科技集团2016年创设,每年颁发一次,每次奖励5名在非晶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38岁以下优秀青年科学家,旨在促进非晶合金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

邵洋,2002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98级),2004年获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学位。2009-2010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及加拿大国家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做博士后。2010年入职清华大学进入非晶合金研究领域,主要针对非晶合金塑性形变载体剪切带的微观结构、形成和演化、以及对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展开研究。迄今累计发表SCI期刊论文50余篇,承担并参与多项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973项目等),2013年获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计划支持。

代表性论文之一:

Two-zone heterogeneous structure within shear bands of a bulk metallic glass


非晶合金的主要塑性变形载体是剪切带,然而研究人员对剪切带内部结构的认识还很有限并存在许多实验样品制备问题,导致实验结果存在很多假象,而对真实的剪切带结构观察困难。论文在剪切带微观结构的表征上采用准原位制备剪切带的方式,有效避免了非晶合金剪切带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过程中带来的可能假象,首次通过实验表征观察到剪切带的三明治结构,并指出剪切带内部结构的不均匀性, 澄清了长久以来对剪切带内部结构均匀性的猜测,并提出了非晶合金中可能的两步塑性变形机制。


我们正在改变您所知道的关于金属零件加工的一切。
为什么不挑战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