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杰出青年科学奖”代表性研究成果展播—乔珺威
“中国材料大会2017暨银川国际材料周”于7月6日-7月12日在银川举办在7月9日举办的非晶与高熵合金分会开幕式上,杰出青年科学家奖(Outstanding Young Scientist Awards)揭晓,5名在非晶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优秀青年科学家获得了此项殊荣。
杰出青年科学家奖(Outstanding Young Scientist Awards)是由液态金属科技公司(Liquid Metal)公司和宜安科技集团2016年创设,已经颁发了2次,每次奖励5名在非晶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38岁以下优秀青年科学家,旨在促进非晶合金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乔珺威获得了首届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杰出青年科学家|乔珺威
乔珺威,1982年10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现在材料学院材料加工工程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为材料加工工程系第一书记,亚稳态金属材料研究团队负责人(Metastable Metallic Materials)。
研究方向:块体非晶合金的强韧化;特种高熵合金结构材料;新型不锈钢;材料中的锯齿流变行为;金属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服役行为。
科研成果:
主要从事亚稳态金属材料的力学与物理性能的研究。在近几年的科学研究中,主持和参与了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社部择优资助、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作为“块体非晶合金的结构和强韧化研究”项目参与人获得2010年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作为“高强高韧金属非晶基复合材料的变形机理”第一完成人荣获2014年山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4年获得《Who's Who in the World》知名科学家提名,2016年获得由美国液态金属公司颁发的首届青年科学家奖。主要科研创新包括:在国际上率先采用Bridgman凝固和半固态成型相结合方式制备得到冷速可控组织可调的高韧性非晶复合材料;阐明了内生非晶基复合材料的加工硬化/软化机理,并构建了非晶复合材料室温变形的本构方程;合成制备得到密排六方结构的稀土高熵合金和耐高温高熵合金。与美国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University of Tennessee、美国能源技术国家实验室等机构长期开展合作研究。
目前已在材料类期刊发表SCI科研论文120余篇,引用近千次;包括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port、Scientific Report、Acta Materialia、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论文被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Letters、Physical Review B等杂志总引用近900次,4篇论文入选ESI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参与编著《Heat Treatment – Conventional and Novel Application》和《High-entropy alloys》(Springer出版社)。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论坛和讲座等,为国际材料类期刊Applied Physics Letters、JOM、Advanced Engineering Materials、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Intermetallics、Materials Letters等杂志审稿人。
代表性论文之一: